
卡压式连接点的构成及核心作用
卡压式连接点是卡压式不锈钢水管的核心部位,直接决定管道系统的密封性、抗拉脱能力和使用寿命,其本质是 “管件与管材通过卡压工具挤压形成的刚性咬合 + 橡胶密封圈柔性密封” 的组合结构。以下从结构组成、核心作用、常见问题、检测维护四个维度,详细解析卡压式连接点的关键信息:
一、卡压式连接点的结构组成(3 大核心部件)
连接点由 “管件、管材、密封圈” 三者通过卡压操作形成,每个部件的设计和配合直接影响连接效果,具体结构如下:
二、连接点的核心作用:双重密封 + 刚性固定
卡压操作后,连接点通过 “金属咬合” 和 “橡胶密封” 实现双重保障,满足管道系统的核心需求:
-
刚性固定:抗拔脱、抗内压
卡压时,管件刃口被挤压嵌入管材外壁,形成 “环形咬合结构”(类似齿轮啮合),能承受较大的轴向拉力和内压:
-
抗拉脱力:DN25 连接点抗拉脱力≥10kN(相当于 1 吨重物的拉力),远高于市政供水压力(0.3-0.6MPa)产生的拉力;
-
抗内压:304 材质 DN25 连接点在常温下可承受 PN2.5MPa 压力(25 公斤压力),满足民用及多数工业中低压场景。
-
柔性密封:防渗漏、适配形变
密封圈被挤压在管件密封槽与管材外壁之间,形成 “环形密封带”,同时具备两个关键作用:
-
即时密封:安装后立即形成密封,水压测试时无渗漏;
-
适配形变:能适应管道热胀冷缩(如热水管温度变化导致的微量形变)和轻微震动,避免刚性连接因形变导致的密封失效。
三、连接点的常见问题与风险(安装 + 使用阶段)
连接点是管道系统的 “薄弱环节”,问题多源于安装不规范或长期使用中的损耗,具体如下:
-
卡压不到位
-
成因:卡压钳压力不足(如 DN25 未达到 12-15MPa)、钳口偏移(未对准咬合刃口);
-
后果:金属咬合不紧密,水压波动时连接点渗漏,长期可能出现管材从管件中 “拔脱”;
-
识别:用量规检测,通规能自由转动、止规能套入连接点。
-
密封圈扭曲 / 错位
-
成因:安装密封圈时未完全嵌入密封槽、管材插入时带偏密封圈;
-
后果:密封圈无法形成完整密封带,局部出现缝隙,初期渗水滴漏,后期渗漏加剧;
-
识别:卡压后观察连接点,若密封圈从承口溢出(非正常挤压),多为扭曲导致。
-
管材插入深度不足
-
成因:未按管件限位线插入(如 DN25 需插入 20mm,实际仅插入 15mm);
-
后果:管件刃口未咬合管材有效部位,仅咬在管材 “边缘”,抗拉脱力下降 50% 以上,热胀冷缩时易脱开。
-
密封圈老化
-
成因:长期高温(如热水管 80℃以上)、潮湿环境(卫生间湿度>80%)加速密封圈老化(EPDM 寿命从 15 年缩短至 5 年);
-
后果:密封圈弹性丧失,密封带失效,连接点渗漏;
-
识别:拆卸连接点后,密封圈变硬、开裂,按压无回弹。
-
金属咬合处腐蚀
-
成因:沿海地区高盐雾、饮用水高氯(余氯>1mg/L),导致咬合处不锈钢钝化膜破损,出现点蚀;
-
后果:咬合结构被腐蚀破坏,抗拉脱力下降,严重时管件刃口断裂;
-
识别:连接点表面出现锈斑,尤其咬合刃口位置(暗红色斑点)。
四、连接点的质量检测与维护
-
①量规检测(核心)
-
工具:专用通规(检测卡压是否到位)、止规(检测是否过度卡压);
-
操作:通规套在连接点外侧,若能自由转动(缝隙>0.1mm),需重新卡压;止规若能套入连接点,说明卡压过度,需更换管件。
-
②水压测试(系统级)
-
标准:冷水管测试压力 1.5 倍设计压力(如市政供水 0.6MPa,测试压力 0.9MPa),保压 30 分钟,压降≤0.05MPa;
-
重点:观察所有连接点,用肥皂水涂抹,无气泡即为合格(暗埋连接点需配合超声波漏水检测仪)。
-
③目视检查
-
内容:连接点无凹陷、鼓包(卡压过度 / 不足的表现),管件与管材同轴(无偏斜),密封圈无异常溢出。
-
①定期检查(每 2-3 年)
-
裸露连接点(如水槽下、热水器旁):观察是否有锈斑、渗漏痕迹,用手晃动管材,检查是否有松动;
-
暗埋连接点:通过管道压力监测(如安装压力表),若压力持续下降,可能是连接点渗漏。
-
②密封圈更换
-
工具:专用拆卡钳(液压式,避免暴力拆卸损坏管件 / 管材)、新密封圈(同规格、同材质);
-
操作:用拆卡钳撑开管件承口,取出老化密封圈,清洁密封槽后装入新密封圈,重新卡压(按标准压力)。
-
③腐蚀防护
-
沿海 / 高氯地区:选用 316L 材质管件(抗氯腐蚀),连接点安装后涂覆食品级防锈剂(如硅酮防锈油);
-
潮湿环境:对裸露连接点做防腐处理(如缠裹不锈钢保护膜),避免直接接触潮湿空气。
-End-
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求,欢迎随时拨打官网主页电话联系我们旺坤管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