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卡压连接操作的标准流程是什么?
卡压连接(以不锈钢管道、薄壁不锈钢管道为例)的标准流程需严格遵循 “准备 - 操作 - 检验 - 收尾” 四阶段原则,核心目标是确保连接密封可靠、强度达标、无安全隐患。以下是行业通用的标准操作步骤,不同材质(如 304 不锈钢、铜合金)或管径的管道可能略有差异,需结合具体产品说明书调整:
此阶段需确保工具、材料、环境均符合要求,避免因前期准备不足导致连接失效。
-
工具与量具准备
-
核心工具:选择与管材 / 管件规格匹配的卡压钳(手动、电动或液压式,需提前校准压力值,确保卡压力度符合标准,如 DN15-DN25 管道常用卡压力为 30-50MPa)、对应管径的卡压模具(模具内槽无磨损、变形,防止卡压不均)。
-
辅助工具:管道切割机(或专用割刀,保证切口平整)、去毛刺工具(内 / 外倒角器,避免划伤密封件)、卷尺 / 卡尺(测量管材长度和卡压后尺寸)、塞规(检验卡压间隙)。
-
安全装备:防滑手套、护目镜(防止切割时碎屑飞溅)、工作服(避免油污污染管材)。
-
材料检查与预处理
-
管材 / 管件:检查外观无裂纹、凹陷、锈蚀,壁厚、外径符合设计标准(如 GB/T 19228.2 不锈钢卡压管件标准);确认管材与管件规格匹配(如 DN20 管材对应 DN20 管件,不可混用)。
-
密封件:检查橡胶密封圈(如 EPDM、NBR 材质)无老化、破损,尺寸与管件密封槽匹配;安装前可在密封圈表面涂抹少量食品级润滑油(仅用于饮用水管道,避免密封失效)。
-
管道清洁:用洁净棉布擦拭管材内壁和管件承口,去除油污、灰尘、金属碎屑(杂质会导致密封面贴合不良,引发泄漏)。
-
现场环境准备
-
确保操作区域通风干燥,无易燃易爆物品(尤其用于燃气管道时);
-
若管道已安装部分,需完全卸压(关闭上下游阀门,排空管道内介质,用压力表确认压力为 0),严禁带压操作;
-
固定管道:用支架或夹具将管材固定,避免卡压时管道晃动导致位置偏移。
-
管材切割与端面处理
-
按设计长度切割管材,切口需与管材轴线垂直(偏差≤1°,可用直角尺校验),避免斜切导致密封面接触面积不足;
-
用去毛刺工具处理切口:去除管材内壁的毛刺(防止划伤密封圈)和外壁的飞边(避免影响卡压模具贴合),倒角角度控制在 15°-30°,倒角深度不超过管材壁厚的 1/3。
-
管材插入与预装定位
-
将管材一端插入管件的承口内,直至管材底部与管件承口的 “止位台” 贴合(确保插入深度达标,可在管材表面标记插入深度线,避免虚接);
-
检查密封圈:确认密封圈已正确嵌入管件的密封槽内,无扭曲、偏移(若密封圈脱落,需重新安装后再插入管材);
-
预装后核对:用卷尺确认管材与管件的相对位置,确保后续卡压时模具能精准覆盖 “卡压区域”(管件上通常有卡压标记线,模具需对齐标记)。
-
卡压操作:分阶段施压
-
模具安装:将卡压钳的模具张开,套在管件的卡压区域(模具内槽需完全贴合管件外壁,确保卡压受力均匀);
-
启动卡压:手动或电动启动卡压钳,缓慢施加压力,直至卡压钳达到 “预设压力” 或模具完全闭合(液压卡压钳会自动泄压,手动卡压钳需观察压力指示器);
-
单次完成:卡压过程需一次性完成,禁止重复卡压(重复挤压会导致管材 / 管件塑性变形过度,降低连接强度,甚至开裂);
-
管径特殊处理:对于 DN50 及以上大管径管道,需采用 “分次卡压”(先压一侧,再压另一侧),避免单次压力过大导致管件变形。
-
压力测试:验证密封性能
-
卡压完成后,需对单段或系统进行压力测试,分为 “强度试验” 和 “严密性试验”:
-
强度试验:缓慢升压至设计压力的 1.5 倍(如自来水管道设计压力 0.6MPa,试验压力 0.9MPa),保压 30 分钟,观察管道无明显变形、泄漏(允许压降≤0.05MPa);
-
严密性试验:降至设计压力,保压 2 小时(或按规范要求延长),用肥皂水涂抹卡压部位,无气泡产生即为合格(燃气管道需用气密性检测仪,泄漏量需符合 GB 50028 标准)。
-
外观检验
-
目视检查卡压部位:压痕应均匀、连续,无裂纹、凹陷、起皮(若出现局部鼓包或压痕不完整,说明模具不匹配或压力不足,需返工);
-
检查密封圈:卡压后密封圈应完全嵌入密封槽,无外露或挤压变形(外露会导致介质腐蚀密封圈,缩短寿命)。
-
尺寸检验
-
用卡尺测量卡压后管件的外径:卡压区域的外径应符合产品标准(如 DN20 管件卡压后外径偏差为 ±0.2mm);
-
用塞规检验卡压间隙:将塞规插入卡压模具的贴合处,若塞规能轻松插入深度超过 1mm,说明卡压不达标,需重新处理。
-
记录存档
-
记录每处卡压连接的位置、管材 / 管件规格、操作人员、卡压时间、压力测试结果,形成《卡压连接检验记录表》,便于后续维护追溯。
-
清理现场
-
回收工具并清洁(卡压模具需涂抹防锈油,避免生锈);
-
清除操作区域的管材碎屑、废弃密封圈,避免杂质进入已安装的管道系统。
-
不合格品处理
-
若发现卡压不达标(如泄漏、尺寸超差),需立即返工:用专用工具切断不合格的连接段,重新切割管材、预装、卡压,直至检验合格;
-
严禁对不合格的连接点进行 “补压”(补压会导致材料疲劳,增加断裂风险),必须整段更换。
-
系统验收
-
所有卡压连接完成后,需联合监理或业主进行系统整体验收,核对压力测试报告、检验记录,确认符合设计规范(如 GB 50242《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)。
-
模具匹配:必须使用与管材管径、壁厚对应的模具(如 S3.2 系列管材需用专用厚壁模具,不可用 S2.5 系列模具);
-
温度要求:低温环境(≤-5℃)下操作,需提前将管材 / 管件预热至 5℃以上(避免橡胶密封圈变硬,影响密封效果);
-
禁止改动:卡压完成后,严禁切割、敲击卡压部位,或在卡压区域焊接其他部件(会破坏密封结构和材料力学性能)。
遵循以上流程可最大限度保证卡压连接的可靠性,减少泄漏、脱落等隐患,适用于给水、热水、燃气、空调水等各类薄壁金属管道系统。
-End-
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求,欢迎随时拨打官网主页电话联系我们旺坤管业!